羊水栓塞的常识

    发布时间:2016-03-24   来源:中华康网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内容物如胎脂、角化上皮细胞、胎粪、毳毛等进入母血循环,形成栓子堵塞肺血管,导致产妇休克、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病因多为子宫收缩过强或呈强直性,宫内压力高,在胎膜破裂或破裂后不久,羊水由裂伤的子宫颈内膜静脉进入母血循环所致。分娩过程突然出现原因不明呼吸困难、紫绀、休克、子宫大出血等,应疑为该症。

  该病极为凶险,那么应如何预防呢

  (1)妇产科医生们要做的:

  ①严格掌握指征,合理使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强。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严密观察。对死胎及胎膜早破者更应谨慎。必须要用时,如宫缩乏力,应小剂量起始,避免剂量过大,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②不过多干扰产程的自然进程,不宜随便行扩张宫颈及人工剥膜。人工破膜要在宫缩间歇时进行。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

  ③对孕妇作阴道及宫颈检查或操作时,一定要动作轻柔、准确,避免产道损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避免创伤性阴道手术,如高中位产钳术、困难的毁胎术。

  ④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察警惕本病的发生,如胎膜早破、死胎、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应严密监测至产后。

  ⑤急产、宫缩过强或强直性宫缩时,适当应用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在第二产程中严禁强力按压产妇腹部以迫使胎儿娩出。

  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切开子宫下段时切口宜先小,术中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尽量吸出羊水以防止其进入子宫血窦,然后扩大切口,迅速协助胎儿娩出。

  ⑦过敏体质妇女,尽量等待自然分娩。宫缩乏力,过期妊娠时应采用物理方法促进宫缩,如刺激乳头、适当活动、按摩腹壁等,在胎儿娩出前应用地塞米松药物。

  ⑧严格掌握羊膜腔穿刺术的指征,用细穿刺针,技术应熟练准确,避免反复穿刺。

  (2)准妈妈们要做的:

  ①选择专业正规、设备齐全、可信度高的医院生产。羊水栓塞的发生往往出其不意,若在设备及专业人员较充足的医院里发生的话,则比较能得到及时抢救。医护人员除了快速给予妈妈氧气及点滴以外,也会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插管及心肺复苏。除了抢救妈妈的生命外,必要时可以剖宫产的方式,尽快将宝宝救出。

  ②定时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合并症。通过超声波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也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并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症。一旦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状,应积极治疗,避免重度妊高症的发生。重视防治妊娠合并糖尿病,减少巨大胎儿发生率。如果孕期超过40周以上,应及时检查胎儿状况,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对死胎要及时引产,以降低羊水栓塞危险。

  ③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更要积极配合医生所做的正确处理。临床资料表明,生殖道感染、急产和羊水过多、头盆不相称等都是构成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重点在于防止生殖道感染;妊娠后期要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和防止腹部被撞击;若为头盆不相称最好选择剖宫产,这些措施可减少胎膜早破发生,降低羊水栓塞的风险。

  ④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

  ⑤在产程中,如果子宫收缩过于强烈,产妇应该配合医生使用镇静药物,减弱子宫的收缩,以防发生子宫破裂。

  ⑥如果在第一产程发生羊水栓塞,由于胎宝宝不能立即娩出,虽然病情经抢救后有好转,但因病因未去除,仍有恶化的可能。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剖宫产手术、尽快结束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危情发生。

  ⑦为预防迟发型羊水栓塞并发DIC,产妇及家属需密切观察顺产或剖宫产术后的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以及引流出尿液的颜色。若出现阴道流血增多,流出血液不凝固,肉眼血尿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

  总之,在临床上由于羊水栓塞发生凶猛,我们应该针对诱因和病因严加防范,医患配合,高度重视,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治疗要点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以及早用肝素和及早处理妊娠子宫。原则为抗过敏、抗休克;解除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纠正凝血障碍;防治肾衰及感染;正确处理产科问题。

  (一)抗过敏抗休克。

  1、气管插管给氧,可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及其他组织缺氧。

  2、补充血容量,监测心脏负荷下使用,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为宜……同时作血液沉淀试验,涂片染色寻找羊水成分,并作有关DIC实验室检查,指导治疗。

  3、及早使用大量抗过敏药。最好在肝素治疗基础上使用。

  4、升压及扩血管药物的应用,保证重要脏器血供。若与快速利尿剂合用,有利于肺水肿消退。

  5、纠正酸中毒,按失衡情况给药。

  (二)解除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

  1、帮助恢复肺血流灌注,解除肺动脉高压常用药物有:盐酸罂粟碱、阿托品、氨茶碱,可扩张肺动脉,解除肺血管痉挛。

  2、预防心力衰竭,可用快速洋地黄制剂。毒毛旋花子甙或西地兰静脉注射。

  (三)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

  1、尽早使用肝素,可防止微血栓的形成,保护肾脏功能。需严密监护,确定是否需要重复给药。

  2、使用肝素后,若纤溶活性过强而出血不止时可加用对羧基苄胺、6-氨基已酸等。

  3、在使用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分娩后应慎用。

  (四)防治肾衰、多器官损伤及感染。

  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坚肾脏。为防止肾功能衰竭,在抗休克时必须注意肾的血灌注量。血容量未补充前不用或慎用缩血管药物。当休克纠正,循环血量补足时出现少尿,用利尿剂后尿量仍不增加者为肾功能衰竭,必须限水、限盐,进食高糖、高脂肪、高维生素及低蛋白饮食,应尽早采用血液透析等急救措施。多尿期应注意电解质紊乱。

  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选用对肾脏无损害的大剂量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

  (五)正确处理产科问题,及早除去病因

  1、第一产程发病,胎儿不能立即娩出者,应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发病时如尚未分娩而正在输注缩宫素,应立即停输。

  2、第二产程发病者,应及时助产娩出胎儿。

  3、对无法控制的阴道流血患者,即使在休克状态下,亦应行全子宫切除术,以减少胎盘剥离面血窦大出血,且可阻断羊水内容物继续进入母血循环,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术后留置引流条。

  心理支持

  如果不幸发生羊水栓塞,医护人员和孕产妇及家属需及时沟通,针对情况及时处理。家属与产妇应相互鼓励,保持信心,相信病情会得到控制。家属避免以焦虑的状态与产妇接触,以免影响产妇的情况。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羊水栓塞怎么办? 
羊水栓塞一般是发生在产妇生产是的产科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胎儿的羊水进入到了母体的血液循环中,所导致的严重的致命症状。那么出现了羊水栓塞该如何处理呢?我们来看一看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