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既往较难实现的DMD基因全外显子测序目前已可常规开展。因此,既往较少发现的无义突变型DMD患者也逐渐增多,我院近期就陆续确诊了数名无义突变的DMD患者。针对这一特殊的突变类型,其今后可能的基因治疗上有一些特殊之处。
无义突变患者整个DMD基因基本完整,只是存在单碱基突变,导致蛋白翻译过程中遇到错误信号,提前终止所致。所以自然会想到,如果想办法在蛋白翻译过程中,不被这个错误信号干扰,换句话说,跳过这个错误的终止子,继续翻译下去,应该就能得到基本正常的Dystrophin蛋白。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戴毅
到哪里去找能跳过无义突变的药物呢。研究者偶然发现,庆大霉素(我国60年代自主研制的抗生素)通过与蛋白翻译的重要细胞器核糖体结合,能够发挥跳过无义突变的作用。这一作用在体外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及患者临床试验中均得到证实。但如果长期应用,作为广谱抗生素的庆大霉素副作用明显,特别是耳毒性和肾毒性,因此真正用于临床的可能性并不大。医学研究人员又想到,庆大霉素与核糖体结合的作用并非其独有,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发挥作用的,而副作用较庆大霉素相对较小。于是有人验证了同属此类的negamycin(负霉素)、arbekacin(阿贝卡星)也能起到跳过无义突变,恢复dystrophin表达的作用。但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效果和副作用。此外,还根据这一提示,从数十万种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跳过无义突变的能力比庆大霉素强,而副作用明显小于庆大霉素的化学药物,也就是大家熟悉的PTC124,又名Ataluren。其二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检验。
最后要说的是,这些特殊的针对性基因治疗仅仅针对无义突变,其他基因缺陷类型(如大片段缺失或重复)的DMD患者并不适用。并且,这些药物真正用于临床都尚需时日。目前不管是何种基因缺陷,确诊为DMD的患者,最为有效也是广泛验证的治疗方法只有长期口服激素治疗。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