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治疗、预防与保健(四十四)--针刺治疗头痛选穴的原则...

    发布时间:2015-04-27   来源:中华康网   

  摘自谢炜主编《头痛防治问答》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3;ISBN号:7-5623-1514-0)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谢炜

       针刺治疗头痛,主要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进行选穴。治疗原则是:新病或表证宜浅刺;久病或里证宜深刺;热证实证以针为主,用泻法;寒证虚证以灸为主,用补法。
(1)循经取穴
1)太阳经头痛(后枕部头痛):取风池、后溪、昆仑、曲池、后顶、天柱等穴。
2)少阳经头痛(颞部头痛):取太阳、外关、风池、悬颅等穴。
3)阳明经头痛(前额头痛):取印堂、攒竹、合谷、内庭、上星、头维等穴。
4)厥阴经头痛(头顶痛):取百会、涌泉、太冲、内关等穴。
5)全头痛;取印堂、合谷、足三里、太阳等穴。
6)阿是穴:头部阿是穴是指头部压痛点最明显处,常在阿是穴行痛点局部封闭疗法,可取到较好的疗效。
(2)辨证取穴
1)风寒头痛:取列缺、风门、风池、合谷等穴。毫针浅刺,用泻法。
2)风热头痛:取曲池、合谷、大椎、外关等穴。毫针浅刺,用泻法。
3)肝阳头痛:取风池、百会、合谷、气海、行间、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4)气血亏虚头痛:取百会、气海、肝俞、脾俞、合谷、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补法,针灸并用。
5)痰湿头痛:取中脘、内关、丰隆、解溪等穴。针用泻法。
6)肾虚头痛:取肾俞、太溪、命门、关元、三阴交等穴。针用补法,或加灸法。
7)瘀血头痛:取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期门等穴。针用泻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神经性头痛是怎样形成的呢? 
头痛就像苦乐兄弟,经常伴随左右,但是一旦头痛反复发作,着实让患者烦恼不已,很多患者是一紧张就会发生头痛,这种紧张性头痛多数与神经有关系,被称为神经性头痛,此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