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记者在东北三省所做的调查,除了继续严罚三孩以上超生,东北地区将超生与教育、就业、福利等挂钩的做法也依然普遍存在。
《报告》对这一问题特别提出,东北地区目前的人口结构已经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当前应引导鼓励符合政策的生育,使得东北三省人口保持一定的合理规模,人口结构恢复较为合理的水平。
生育率持续下降,对我国人口变动带来的影响
生育率持续下降,对我国人口变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每年净增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生育率持续下降,反映在人口增长方面,就是人口增长率下降,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现正向人口负增长迈进。
1987年,我国出生人口2529万,净增人口1801万;到了1997年,我国出生人口已经降到2038万,净增人口只有1237万;而到2007年,出生人口进一步降低至1595万,净增人口只有681万。
每年净增人口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人口自然率的变化。1982年“三普”和1990年“四普”期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为1.48%;而在1990年至2000年“四普”至“五普”期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07%。到了2000年至2010年“五普”至“六普”期间,人口年均增长率进一步降低至0.57%。201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到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