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调料造假中心 真假酱油如何区别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那些年,酱油还不叫“酱油”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酱油记载了。根据《周礼·天官·膳夫》中的记载,天子的饮食分为饭、饮、膳、馐、珍、酱六大类。那时的“酱油”,是动物肉剁成肉泥再发酵生成的油,和现在鱼露的制作方法类似,被称为“醢”(hǎi);若在造酱时加入动物血液则叫做“醓”(tǎn),他们共同构成了周天子饮食中的八珍之二,“淳熬”和“淳毋”。看上去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是肉酱油盖浇米饭。

黄豆、小麦后来居上,成了酱油酿造的主要原料

后来,人们又尝试了用黄豆、小麦酿制酱,在唐朝,工艺制酱得到了空前发展;到南宋时,“酱油”这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到了清代,各种酱油作坊如雨后春笋,已有包括香蕈、虾子在内的各种酱油,当时已有红酱油、白酱油之分,酱油的提取也开始称“抽”。本色者称“生抽”,在日光下复晒使之增色、酱味变浓者,称“老抽”。老抽较咸,用于提色;生抽较甜,用于提鲜。

酱油那么难看,对身体好着呢

如果吃到的是真酱油,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其主要的营养成分中,氨基酸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而且酱油中还含有多达17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还有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不仅为人体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带来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精彩必读
      正值春季,是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候,也是疾病容...
      饺子虽好吃,但有时却让胃感觉相当不舒服,胃酸...
      虽然上周国家药监总局再次发文,将药店配备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