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春笋变“春损”

    发布时间:2018-04-10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春雨叮咚,春笋冒头。雨后春笋生机蓬勃,十分符合中医养生中提倡的“春生”的意义。笋有脆嫩甘鲜、爽口清新、味道鲜美、食而不腻的特点,苏东坡称道:“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u=2370246813,2108200884&fm=27&gp=0_副本.jpg

不过,医师提醒,笋虽甘美,却滑利大肠,无益于脾,因此有“刮肠篦”的俗称,假如吃不得法春笋就会变成“春损”。

根据笋的产地、发笋之时不同又分很多种:淡笋、甘笋、苦笋、冬笋、春笋。唐梁介绍,笋性味甘、微寒,无毒;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多数用于食用,一般不入药。

现代研究发现,笋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镁等,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笋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在肠道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不仅能防治便秘,而且可降低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另外,笋不含脂肪、淀粉少,属于天然低脂、低热量的食品,是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食用注意:

笋是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以嫩的口感最佳,挑选时看其颜色,以嫩黄色为佳、笋肉颜色越白则越嫩。笋节与笋节之间越鲜嫩越好。

      精彩必读
      近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善药品生产流通提出若...
      近日,广州地区一家医院成功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
      马宝与牛黄、狗宝并称为“三宝”,具有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