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定,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院长,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1978年-1983年就读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1991年就读于暨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1998年就读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98.12回国后被聘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2003年12月任神经内科及教研室主任。2004年10月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和大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1991年后主要从事神经病学特别是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德国留学期间,主要从事中风的专题进修,并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研神经病学特别是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和治疗,颅内动脉狭窄与卒中,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相互反应,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应用等。擅长神经内科危急重病人的抢救和综合处理、特别是中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神经内科疑难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眩晕、头痛病人的综合处理等。参加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主编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系列教材《神经内科学进展》中“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一章编写,主编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新时期农村百问百答系列从书。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3项。获得2004年暨南大学优秀教师。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常委、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委,《中国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广东医学》《暨南大学学报》审稿专
神经内科危急重病人的抢救和综合处理、特别是中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神经内科疑难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眩晕、头痛病人的综合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