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2015-03-24   来源:中华康网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执笔专家组(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君柱  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绍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余再新

  杜捷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胡大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黄 岚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荆志成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孙英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王乐民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同济医院

  吴炳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亚伟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余再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朱文玲  北京协和医院

  朱小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学术秘书

  徐希奇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苏奕亮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通讯作者

  荆志成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

  E-mail: jingzhicheng@gmail.com

  胡大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前言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1。随着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发展,急性肺栓塞已经成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2。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治疗不规范、不及时现象,尤其是溶栓治疗更是缺乏有指导意义的指南性文件,十分不利于一线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治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根据国际最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治疗指南,结合我国专家临床经验,制定适合我国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旨在规范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提高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水平,改善预后。

   

  专用术语与定义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占肺栓塞的绝大多数,是最常见的肺栓塞类型,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定义为肺栓塞后,如果其支配区域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

  大块肺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指肺栓塞2个肺叶或以上,或小于2个肺叶伴血压下降(体循环收缩压<90mm Hg,或下降超过40mm Hg/5分钟)。

  次大块肺栓塞(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指肺栓塞导致右室功能减退。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VTE。

  经济舱综合征(economy class syndrome,ECS)是指由于长时间空中飞行,静坐在狭窄而活动受限的空间内,双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淤滞,从而发生DVT和(或)PTE,又称为机舱性血栓形成。长时间坐车(火车、汽车、马车等)旅行也可以引起DVT和(或)PTE,所以广义的ECS又称为旅行者血栓形成(traveler’s thrombosis)。

   

  流行病学

  肺栓塞的准确发病率至今尚不清楚。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确诊的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约数百万人。美国估计每年新发约65-70万肺栓塞患者,其中约有25万人需要住院治疗3。急性肺栓塞死亡率高达15%,已超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我国目前缺乏肺栓塞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不断提高,肺栓塞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VTE危险因素包括易栓倾向和获得性危险因素。易栓倾向除factor V leiden等导致易栓症外(见表1),还发现ADRB2和LPL基因多态性与VTE独立相关4,非裔美国人VTE死亡率高于白人也提示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还发现肺栓塞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肺栓塞发病率无性别差异5;另外肥胖患者VTE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2~3倍;肿瘤患者VTE发病率为非肿瘤人群的2倍等,提示获得性危险因素在VT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见表2)。

  表1. VTE相关的易栓倾向

  遗传性

  factor V leiden导致蛋白C活化抵抗

  凝血酶原20210基因突变

  抗凝血酶III缺乏

  蛋白C缺乏

  蛋白S缺乏

  获得性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肺栓塞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针对于肺栓塞这种疾病来说是一种循环系统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对于这种机逼过来将我们最行间的就是因为血液的高凝状态,所以我们老年在平时会吃一些稀释血液的...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