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常见疑问解答

    发布时间:2016-03-07   来源:中华康网   

  1、 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是否意味着我患有冠心病?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徐一君

  心电图无疑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工具,但很多基层医院把不典型的心电图改变通通诊断为“心肌缺血”,甚至不加鉴别地给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显然是不合适的。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多数病人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比如劳累、激动后胸闷、胸痛,休息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后可以缓解等。同理,只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表现才具有诊断意义;而且,往往要与就诊者的基本情况(比如年龄、现患其他疾病等)、临床症状、心肌损害标志物的检测等证据互相参照,才能诊断冠心病。所以,不必仅仅因为心电图报告上出现“心肌缺血”的字样而过度担心,也不要贸然服药治疗。

  2、 冠状动脉CT能不能确诊冠心病?那些人不能做CT检查?

  冠状动脉CTA(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是近些年来新兴的诊断手段。由于其创伤和危险性比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更小,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CTA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就是准确度),但迄今为止,还不能替代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者仍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我们会建议那些“疑似”冠心病的就诊者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也就是说,没有发现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的可能;而如果发现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或堵塞,往往仍然要做冠状动脉造影,以确认病变的确切部位和程度,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所以,当患者已经确诊冠心病时,就没有必要再做冠状动脉CTA,而应直接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另外,CTA检查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限制,比如,如果受检者心率过快(安静时心率超过75次/分),或者心律不齐,CTA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心率,就不适合做CTA检查。部分核心城市有双源CT设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如果一定要做CTA,可以找有双源CT的医院就诊。其他如造影剂过敏、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做CT的问题,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3、 医生建议我做冠状动脉造影,可我怕有危险,我应该接受造影检查吗?

  如前所述,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确诊冠心病最可靠的手段,还在于造影结果是决定患者应接受何种治疗的基本依据。不论是介入治疗(也就是支架),还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甚至药物治疗,其基本方案都是建立在造影结果的基础上。所以,在有条件的地区,我们建议对所有确诊冠心病的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虽然造影属于有创操作,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风险(甚至于致命风险),但造影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总体风险很小;更重要的是,与冠心病未得到确诊,无法选择最适的治疗方案相比,造影的风险实在是太小了,冒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

  II  冠心病治疗篇

  1、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怎样选择?

  现代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不外乎三种:药物、介入(也就是支架)和搭桥手术。其中,后两种属于有创操作(或者叫侵入性操作),也就是说,这些治疗手段本身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那么,在这三种方法中如何选择呢?这里其实蕴含着一句潜台词。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一种有创伤、高风险的治疗方法,而不选择无创伤、风险小的药物治疗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其危险性如此之大,是常规的药物治疗无法解除的,这迫使我们寻求更有效、也更激烈的治疗手段。很多人都知道恶性肿瘤的可怕,知道手术切除可能是唯一的求生之道,也乐于接受这种观点。但到了冠心病这一发病率更高、总体危险更大的疾患,反而裹足不前,这种错误的理念是我们必须破除的。事实上,我们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就是权衡每种疗法的风险和收益,在其中求得平衡的过程。

  上述三种疗法,对机体的损伤呈递增趋势,而对应的救治对象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冠状动脉病变越是复杂、严重、弥漫,越需要更强有力的治疗手段,所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比如,对于一例左主干及三支病变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难以有效降低患者猝死或心肌梗死的危险,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却能彻底解除病变的威胁,从宏观来看,手术这种创伤最大的方法反而是总体风险最小的,这就是医生选择的基本原则。

  2、 怎样确定患者是不是需要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否手术,取决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心脏功能和机体的整体状况。而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基本依据,就是冠状动脉造影。如前所述,造影对确定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因而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如果通过造影,证实患者冠状动脉存在广泛、严重的狭窄或堵塞,很可能需要做搭桥手术治疗。当然,患者最终能否做搭桥手术,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资料来判断。

  3、 医生建议我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不能等症状重一些,或者心肌梗死后再做呢?

  冠心病患者的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有些患者平时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但冠脉病变已经非常严重。对于此类人群,即使没有临床表现,也必须手术治疗。另外,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就在于其突发性。众所周知,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后果,病死率很高,对病人心功能的影响也非常大。医生只能大致判断出患者发生心梗的可能性大小,但并不能预期何时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我们建议冠状动脉病变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患者及早接受介入(也就是支架)或搭桥手术,就是要及早恢复冠状动脉血液供应,解除心肌梗死的威胁。期望延迟手术时间,或者等心梗发病后再手术的想法,无异于拿生命赌博。打个比方,确诊冠心病如同怀揣炸弹,我们并不知道何时会爆炸,但因为害怕爆炸而拒绝拆除炸弹,无疑是不明智的。

  4、 我已发生过心肌梗死,现在心功能很差,还能不能做搭桥手术呢?

  顾名思义,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在首次心肌梗死后,患者还有很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再发心梗,因此,只要患者的身体条件还允许,应尽早做搭桥手术,恢复心脏血供。即使患者已出现心力衰竭征象,为挽救仍然存活的心肌,也要争取在药物治疗,使心功能稳定后手术。

  总的来说,由于心肌梗死的严重影响,病人的心脏功能和体质都会受到很大冲击。耐受手术的能力肯定会下降,手术的风险升高。但是,正因如此,我们更有必要保住仍然存活的心肌免受缺血的威胁。所以,越是心梗过的病人,往往越需要搭桥,而不是相反。

  5、 医生建议老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我担心他/她年纪太大,会不会受不了手术呢?

  我从不讳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损伤相对较高的治疗方法。必须承认,高龄是手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如前所述,关键在于手术的收益是否明显超过风险。事实上,冠心病的平均年龄大约为60多岁,所以,绝大多数需要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在60~80岁之间,大部分高龄患者仍可很好地耐受搭桥手术。在我目前供职的医院,最高龄的患者达到88岁,手术的效果也很好。所以,年龄并非我们唯一要考量的因素,当然,年龄越大的病人,术前评估也会更谨慎。

  6、 医生说我的冠状动脉病变很严重,不能放支架,建议我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我能不能试一下支架治疗呢?

  如前所述,并非所有的冠状动脉病变都适合介入治疗(也就是支架),正如搭桥手术亦非万能一样。总体来说,介入治疗更适用于病变相对局限的病例,而搭桥手术对于复杂、弥漫的病变更为有效。有些病人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希望无论如何试一下介入,其实是对于风险概念的误读。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弱点。搭桥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和开胸,创伤肯定更大,其风险也源于高损伤性。介入治疗对身体的损伤当然小得多,但由于必须借助造影,并不能真正做到直视下操作,可控性相对较差;而且,如果冠状动脉病变过于弥漫,可能要置入很多支架,才能解决所有病变。支架越多,意味着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二者的技术特点,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状态选择“最适”的治疗手段。事实上,很多从事介入治疗的医生对于二者的技术特点都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不少患者也是在心内科医生的推荐下找我就医的。患者应该信任医生的建议,寻求符合自身病情的治疗。

  7、 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需要多少钱?能不能报销?

  在我所供职的单位,搭桥手术的基本费用大概要6万元左右,这个数目各地皆然。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创伤更小的技术服务,比如使用内窥镜获取旁路,以及使用一次性旁路近端吻合装置等,这些项目会使治疗费提高约2万元。搭桥手术应可获得报销,一般报一半左右吧。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如何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由于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狭窄性病变,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出现缺血和坏死所致的一类疾病。冠状动脉斑块的主要组分是脂肪,在体内37度体温的状态下,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