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了一篇《宫颈的问题,这方面可不能偷懒!》,碰巧遇到几位粉丝属于里面的提到的“意外发现的宫颈癌”的情况。上篇文章写得不够透,给大家增添了焦虑,见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妇产科郭铭川
对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首选的是手术治疗。虽然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应该以手术为主,但是也不乏一些观点对于早期宫颈癌直接选择放射治疗,而不选择手术的做法。
关于意外发现的宫颈癌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写入NCCN指南(全球通用的肿瘤预防和治疗指南,搞不懂啥叫NCCN,知道它就是权威就行了),说明这种现象并不止限于中国有,老美,老英,老法这些大家认为很牛叉的,月亮特别特别圆的,医疗技术“超牛逼”的地方也会有。并且指南明确说明了,所谓“意外发现的宫颈癌”,多半都是CIN2~3没有先做锥切,而直接做了子宫全切被意外发现的,当然也包括因为其他原因切子宫的情况,比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
既然明知道宫颈CIN2~3 最好是先做锥切,再做全切,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甚至这么多医生会直接建议病人直接做全切呢?
因为“穷”啊,中国说到底还是个穷国,尤其是对待医疗的问题,谁都不愿意多花钱。本来就没打算留子宫了,我为啥要去挨两次刀呢?不是花冤枉钱吗?这确实是如此。因为对于宫颈活检发现CIN2~3的病人,只有极少数、极少数是合并了宫颈癌的。这就意味着先做锥切,再做全切的战略,会让绝大多数人白挨一次宫颈锥切的钱。
不差钱的人,为什么还是会有人选择直接做全切呢?
因为“痛”啊!反正都是不要的子宫,都是要从身上割肉,为什么我要选择割两次肉?同理,对于大部分宫颈活检结果CIN2~3的病人,选择先锥切,再全切的策略,都意味着白白在身上多割了一刀。这要换了我,我也不愿意啊。
我相信许多被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患者,看了我上篇文章后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遭了,我的手术没切够,怎么办?”,内心一定无比焦虑。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去追究了,开篇之所以提到,初始治疗,还有一种直接做放疗的手段,虽然医生普遍不推荐这么干,但是对于被“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患者,从这条指南上找心理平衡,还是可以参考的。“咱好歹是已经切掉大部分了吧,那些人手术都没做呢。”
关于“意外发现的宫颈癌”,指南上是有补救策略的。大致的步骤是这样的:(内容参考自《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荟萃》2015年版)
第一步,全面评估。术后意外发现宫颈浸润癌,第一时间就要对病变深度、范围重新作全面评估。无论开始是因何种原因造成的结果,过往的事情咱都没有去深究的必要,关键在于这后续的流程要走对。评估的方法包括,1)病理报告,如果是在基层医院做的手术,可以把病理切片送到权威机构进行切片会诊;2)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检查。有经济条件的,可首选PET-CT(派特CT),这个检查对肿瘤细胞的识别率最高,不过由于敏感性太强,也有把正常增生活跃的组织误判为肿瘤的可能,其次,MRI(核磁共振)对脉管浸润的识别比较有优势。
第二步,分级。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学检查,对病情进行二次评估后,制定补救方案,主要的补救策略就是同步放化疗(放疗+化疗)。
ⅠA1期,且无脉管间隙浸润的,可以不用二次手术或者放化疗。
ⅠA2期及以上的,或者有脉管浸润的,有两种选择。
・二次根治手术,就是按照宫颈癌根治术的标准,把没切到的部分再切一次,虽然效果不如第一次直接做根治术那么好,不过也不失为一种补救办法,不过这个问题,一方面手术有难度,另一方面效果如何也很难有很大样本的权威数据评估。如果术后盆腔淋巴结没有发现转移,也可观察,但是如果原发肿瘤比较大、间质浸润深,就需要补充放疗了。
・不做二次根治手术,直接选择同步放化疗。
具体如何选择,详情请咨询妇科肿瘤专科医生。(请注意,是妇科肿瘤专科医生,不是妇产科医生,这个版块是分得很细的。我也不是什么都会,我只是妇产科医生,至少目前是,即便是我熟读NCCN指南,提供咨询我可以,指明大方向,但落实到具体治疗,我也不行,至少目前是不行的。)
这个别亲们,也不要沮丧,虽然我知道你们去医院,医生一定会各种“恐吓”,令你们很绝望,觉得医生各种态度恶劣、没有医德,这些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
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手术虽然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如排尿功能障碍、性生活障碍,多少都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放疗也有放疗的弊端,孰好孰坏,真是难以区分。我们的临床医生也只能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结合当时的临床指南给病人建议,而这个建议是否是最优的,结局是否是最好的,只能看老天了。循证医学的证据,总是在被不断的“询证”推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今天认为非常正确的东西,明天也许就被推翻了。而十年前就被验证为错误的东西,今天也许突然有人站出来说,那个其实才是对的。
生活还需继续,无论之前的结果是如何判定的,经过如何。对于身患恶疾的人而言,更应该早一些看透生死,看透人生,不要因为对生的执念,破坏了有限的人生风景。人生下来都是要死的,这一点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了,不是吗,现在的不同之处莫过于,我知道我未来的日子也许没有过去所想象的那么长罢了!
严正声明:近日发现有人冒充我的名字发表养生类的软文,欺骗老百姓。如果是我写的文章,一定能在我的自媒体找到原文(包括微信公众号、搜狐自媒体、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客户端,名称均为“郭大夫科普时间”,腾讯自媒体名称叫“郭医生科普”)。
作者:郭铭川微信公众号:gdfkpsj 关注后可参与互动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