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孩子猛然发胖,爱打瞌睡,小心是“睡病”

    发布时间:2016-01-03   来源:中华康网   

  11岁的苏乐自从暑假结束后就变成了一个小胖墩,上课总睡觉,后来竟然发展到吃着饭就打瞌睡,自己无法控制。苏乐说他总觉得浑身没劲,走着路有时会双腿打软。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郑宏对她进行了详细检查后,确诊他患上了“发作性睡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郑宏

   

  贪睡,小心“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非生理性睡眠障碍性疾病,多在10-30岁起病,发病高峰是青少年时期,患病率男性稍高于女性,临床可见患儿白天无法抗拒的睡眠或突然感到无力,常表现为白天突然出现无法预计的过度睡意和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常出现在不适宜的场合,比如听课、考试、阅读、走路或考试时。此外,至少持续3个月的白天频繁小睡或突然进入睡眠、在情绪亢奋的情况下如大笑时出现全身发软(猝倒)。部分患儿还会有刚从梦中醒来时出现一过性四肢不能活动或不能说话,但呼吸和眼球运动不受影响,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患儿极为恐惧,可有濒死感。入睡前可有如梦幻般的视、听幻觉,偶伴有恐惧感、压迫感或全身麻痹感。脑电图检查中可有睡眠发作和睡眠脑电图表现。目前,现代医学对这种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多认为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

   

  中医如何认识“睡病”

   

  中医把这种病称为“多寐”或“嗜睡”、“善眠”,认为睡眠主要与卫气有关。卫气,就是指来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气。正如《灵枢・大惑论》中上说:“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意思是说,人的睡眠与清醒决定于卫气的出入运行和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卫气行于阴则人处于睡眠状态,行于阳则人处于清醒状态。少年儿童、幼儿的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被饮食所伤,不能化生水谷精气,反内生湿浊,阻滞清阳之气,致卫气不能出于阳分而多寐,说明多寐主要与脾胃有关。

  此外,这种病的发生与心、肾等脏腑也有密切关系。心为阳中之太阳,心主血脉、主神明。心阳宣发,气血通达,人则时而动,时而卧。反之,则身体困倦,嗜卧多寐。脾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形成脾肾俱虚,湿浊痰饮更盛,清阳卫气阻滞更重的局面,导致多寐的发生。

  因此,如果孩子饮食不节制,过食肥甘厚味,即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多寐。此外,孩子假期生活不规律,昼夜颠倒,使卫气运行失去正常的规律,也是导致多寐的原因。

   

  寒假来临,生活规律防“睡病”

   

  目前西医多选用苯丙胺、利他林、丙米嗪等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其副作用较多,并且病情易反复、难以治愈。中医治疗主要注重调理患儿脏腑阴阳的平衡,从患儿的体质入手,进行整体调理。常治以健脾化湿、醒脑开窍;补中益气、升发清阳。常用半夏、茯苓、桂枝、苍术、干姜温阳醒脾,健脾化湿;藿香、石菖蒲、草豆蔻芳香化浊,开窍醒神;远志、石菖蒲、冰片清心醒睡。  

  患了“睡病”不可怕,经过中药调理配以针刺治疗,“睡病”是可以控制的。郑宏副主任医师说,孩子假期生活不规律、不按时作息、饮食不节制、户外活动减少、体重突然增加,是导致发作性睡病最常见诱因。尤其是寒假马上就要来临,家长一定要管理好孩子的假期生活,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整日玩电脑、看电视,建议孩子假期生活也要规律,要早睡早起、多运动,饮食营养均衡、荤素合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食、少喝饮料,避免“睡病”的发生。

   

  出现“睡病”别拖着

   

  发作性睡病常常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被迫中断学业。同时,该病多发于青少年时期,该年龄阶段心理相对脆弱,患儿易产生心理问题。虽然发作性睡病本身对生命无碍,但在猝然发作时,可能引起不测,也可能造成意外伤害。若不及时治疗,该病可相伴终生。故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白天不可抗拒的多睡、大笑时全身发软等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认识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也称为瞌睡病,主要表现为睡眠发作、猝倒发作、入睡前的幻觉、睡眠瘫痪,也有将前三者称为三主征,加上后一个称为四主征。强烈的刺激可以使患者完全清醒,但是发...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