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雄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吴孝雄
【案例】
2013年7月份,笔者接诊一名男患者,61岁。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在当地医院查超声和增强CT发现巨块型肝癌,达到15厘米,伴肝硬化。立即入院化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甲胎蛋白17万多。超声提示癌块377.5px。患者诊断明确,癌块巨大,来不及在我院复查CT,迅速安排介入(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简称TACE)。同时予中医治疗:2种中成药配合草药(汤药),不间断服用。
第二次和第三次复诊时,先后在我院查肝脏增强CT和增强磁共振,发现癌块侵犯门静脉右后支、中肝静脉和右肝静脉,而甲胎蛋白持续下降,癌块也较前缩小。说明上述治疗方案有效,分别行9次介入和2次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T),中成药和中草药从未间断,定期由笔者调方。
2015年4月来院复查,化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转氨酶完全正常,甲胎蛋白2千多,肝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肿块缩小至7厘米,而活动病灶仅2.8厘米,未发现肝硬化征象,未发现门静脉和肝静脉受侵。因患者活动癌块在3厘米之内,安排病人行伽马刀治疗以希望彻底消灭,并继续予中药治疗不放松。
【分析】
从肝癌来讲,该患者刚发现时,活动癌块就达15厘米,当地医生预测大约存活3个月。但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至今仍然存活,并且无任何不适,活动癌块仅剩2.8厘米,甲胎蛋白明显下降,说明了综合治疗效果确切。需要指出的是,介入为肝动脉插管注射化疗药和栓塞剂,对门静脉和肝静脉癌细胞基本无作用。该患者在发现肝癌时,癌细胞已经扩散至门静脉右后支及两条肝静脉内,属于晚期,正是由于中药的治疗作用,才使门静脉和肝静脉的癌细胞消失。介入配合中药治疗,属于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介入通过动脉控制肝内癌块,中药通过全身血液循环控制静脉癌细胞,并且还有效预防了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从肝硬化来讲,该患者在2013年7月份,外院CT和我院超声均提示肝硬化,此后两个月在我院先后行增强CT和磁共振也提示肝硬化,说明在治疗初期肝硬化明确。虽然西药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能够治疗肝硬化,但临床效果不佳,笔者选择中药(中成药配合草药)治疗,近期多次超声和磁共振均为发现肝硬化征象,患者肝掌(肝硬化表现之一)也明显缓解,提示中药能够有效控制肝硬化。
从乙肝来讲,该患者在2013年7月份第一次住院时,化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感染,并未服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经过中药治疗和胸腺法新增强免疫力治疗,2015年4月来院化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提示乙肝基本治愈,说明中药控制乙肝病毒有效果。
从肝功能角度来看,该患者2013年7月份发现肝癌时,肝功损害,表现为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均升高,经过中药治疗后,2015年4月化验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均正常,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此外,患者先后做了10次介入和2次PEIT,这些西医治疗均对肝脏有确切损害,多数病人只能坚持几次介入肝功能就损害到耐受不了后续治疗,而该患者在中医药的护航下,肝功能不仅没有损害,还明显好转,为后续伽马刀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作者:吴孝雄)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