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如何抵御严寒这让很多人绞尽脑汁。民间有煲汤的习惯,说喝汤能大补,比吃肉还有营养,有利于抵御严寒;还有人说汤煲得越久,越有营养。这些说法靠谱吗?冬季怎么煲汤最滋补?相信今天的分享一定可以让你学会冬季如何煲好汤。
煲汤千万别误入这些误区
喝汤比吃肉更有营养?
相关科学数据显示,包括鱼、鸡、牛肉等在内的富含高蛋白、经常被作为炖汤原料的食材,在熬制的汤中,最多可以溶出15%的蛋白质,其他营养物质也一样,大部分的营养还是留在肉里。所以,如果想通过喝汤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最好还是汤和食材一起食用,食材里面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以炖鸡汤为例。人们能从鸡肉中获取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优质的蛋白质,此外还有脂肪、维生素、钙等矿物质。在炖鸡汤的过程中,脂肪很容易溶到汤中,同时,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会溶入汤中。但是,鸡汤并不会比鸡肉的营养价值高。
研究发现,在炖鸡汤的时候,鸡肉中的蛋白质只有小部分会溶入到汤中,通常不超过10%,但融入汤中的脂肪可达20%以上。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扔掉了90%以上的蛋白质,脂肪倒是喝进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