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川崎病当感冒,后果很严重――记者采访录

    发布时间:2016-01-06   来源:中华康网   

  3岁多的莉莉,由于高热不退在当地医院打了5天抗生素点滴,胸片结果仅提示有支气管炎,在病程第3天时全身出现红色的皮疹,医生认为可能是药疹,给予更换抗生素后病情仍不见好转。第8天时转至省级某医院,诊断为川崎病。莉莉妈疑惑地说:“川崎病是什么病?怎么没听说过。”这是记者在某医院儿科门诊采访时遇到的一位患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较多,其中不乏有使用抗生素、退热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这病又是怎么得的?有什么表现以及危害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立医院儿科于永慧博士。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科于永慧

  “没有人不知道小儿发热的。但是,发热只是一个症状,多种疾病都可引起发热,其中有一种叫川崎病。它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充血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全身小血管炎症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故以他的名字命名。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引起川崎病的真正原因目前尚未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感染有关。”于博士开门见山地向记者介绍了川崎病的大体情况。“那么,它与普通感冒发热有何区别呢?”记者问道。“川崎病,其实并不是奇难杂症,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只是人们对它认识不多,而且病症与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发热很相似,所以容易误诊,把它当成普通的感冒治疗。莉莉就是被误诊了。川崎病在症状上同普通感冒发热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感冒发热的患儿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体温也开始下降,但川崎病患儿可持续高热(5天以上),全身会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嘴唇发干而有裂纹出血,口中黏膜发红,舌头上长出红色的小疙瘩,像新鲜杨梅的“刺”,故又称“杨梅舌”;患儿两眼充血,手脚关节发硬、肿胀,恢复期手脚尤其接近指(趾)甲部位的皮肤会有膜状脱皮。化验结果显示:血小板升高、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CPR)升高、血沉快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发热超过5天,要作心脏彩超检查,以明确患儿的冠状动脉有无扩张或形成冠状动脉瘤。”于博士解释道。

   “该病有何危害,治疗有无特效药呢?”记者继续问道。 “川崎病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人的并发症却是很可怕的。由于容易被误诊,一般延误治疗一个星期左右,容易损害患儿心脏,特别是损害冠状动脉,这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治疗川崎病,单纯抗生素没有效果,要选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10天内用药疗效最佳。丙种球蛋白对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形成非常有效,推荐剂量为2克/千克体重,建议48小时内分两次静脉输注。为防止冠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开始剂量为每日30~50毫克/千克体重分3~4次口服,退热或2周后逐渐减量到每日3~5毫克/千克体重,直到血小板及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才可停药。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大部分患儿是可以完全治愈的。除极个别外,一般不会再复发。治疗期间,家长应给患儿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宜进食易于消化、富含各种营养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和脂肪。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还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等。出院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与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一般患儿一天吃一次,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另外,80%的冠状动脉瘤在1~2年消失,主要见于直径小于8毫米的冠状动脉瘤,直径超过8毫米的巨大冠状动脉瘤,难以完全消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瘤破裂。”对于患儿家长关心的问题,于博士作了详细的解释。
     患儿出院后除了要定期复查以外,饮食要清淡,尤其是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更须卧床休息减少剧烈活动,尤其是一个月之内。同时,年龄较小的川崎病患儿病愈三个月之后才能打其他疫苗。于博士提出了上述忠告。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严重感冒会死吗 
很多人都会患过感冒,感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一旦感冒,就会影响到工作与学习效率。有的体质好点患上感冒的几率比较少,对于那些经常患上感冒的人们来说,掌握一些预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