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与替代治疗

    发布时间:2015-05-21   来源:中华康网   

1.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   

    血友病B患者的出血往往与血液中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多少有关。如FⅨ:C水平<1%,往往会有反复自发性出血,而FⅨ:C水平>25-45%,则不会出现自发性出血,常在创伤、手术后有异常出血。因此临床根据患者血液FⅨ:C水平与出血的倾向,分为4型。上海瑞金医院儿内科李卫

  分型     FⅨ:C水平(%)                     临床特点

  重型          <1         自发性反复出血,见于皮肤、关节、肌肉、黏膜、内脏等。

  中型          1-5        有自发性出血,多在创伤,手术后有严重出血。

  轻型        >5-25       无自发性出血,创伤、手术后出血明显,掉牙、拔牙后出血不止。

亚临床型     >25-45       常在创伤、手术后有异常出血。

 

2.血友病B的病情分度

   血友病B患者根据其出血部位,分以下3类。如躯体中重要部位的出血,可能造成重度危险,为重度出血,而皮肤瘀斑,血肿则为轻度出血。

重度出血:包括特殊部位出血,如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和软气道(咽喉,颈部)出血;消化道,泌尿

           道,呼吸道出血,腹膜内M腹膜后出血及眼底出血等。  

中度出血:包括关节出血,肌肉出血,口腔出血,软组织出血等。

轻度出血:包括皮肤瘀斑,皮下血肿,鼻出血等。 

     

3.血友病B替代治疗剂量

    血友病B替代治疗剂量,根据其出血部位而定。如婴幼儿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出血,属重度出血,血液需达到的FⅨ:C水平(%)至少40~50%。下述的出血程度分类,即根据上面所述血友病B的病情分度而定。

    

    出血程度    目标FⅨ:C水平(%)    剂量(UMkg)×次数M天    疗程(天)

    重度出血        40~50              (30~40)×2           7~10

    中度出血        30~40              (20~30)×2           5~7

    轻度出血        20~30              (15~20)×2           3~4

     

     一般情况下,需将患者血浆FⅨ:C 水平维持在止血水平(20%~30%)以上,APTT 维持在50~60秒(参考范围31~43秒)以下。

     特殊部位出血可将FⅨ:C 水平提高至>50%。

     以APTT 和FⅨ:C 测定作为调节剂量的参考。

    由于FⅨ代谢半减期为18~24小时,故血友病B患者开始时需12小时输注1次,以后酌情延长间隙时间,直至出血停止。

 

4.血友病B替代治疗药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含凝血因子Ⅱ、Ⅶ、Ⅸ、X),

    贝赋(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Ⅸ)

    新鲜冷冻血浆(FFP),

    鲜血(3天内)。

 

5.血友病B替代治疗剂量计算

    以输入PCC 制品为例,输入1单位(U)Mkg・次,提高FⅨ(FⅨ:C )1%。

    患者每次所需FⅨ(U)患者体重(kg)×(目标FⅨ:C 止血水平% -实测患者FⅨ:C 水平% )×1.0

    举例:患者50kg,目标FⅨ:C 50%,实测FⅨ:C 1%,1次所需FⅨ(U)50×(50\1)×1.02 450UM次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血友病遗传规律 
血友病是隐性基因,它的遗传规律如下:一、血友病甲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儿子为正常,女儿均为携带者。二、正常男性与女性携带者结婚,所生儿子百分之五十可能患有血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