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格纳肉芽肿:血管炎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中华康网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症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韦格纳肉芽肿通常以鼻黏膜和肺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为开始,继而进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临床常表现为鼻和副鼻窦炎、肺病变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还可累及关节、眼、皮肤,亦可侵及眼、心脏、神经系统及耳等。无肾脏受累者被称为局限性韦格纳肉芽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周忠信

该病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范围在5 - 91岁,40~50岁高发年龄。各种人种均可发病,未经治疗的WG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WG的预后明显改善。病因至今不明。

临床表现

典型的韦格纳肉芽肿有三联征:上呼吸道、肺和肾病变。

 一般症状:起病缓慢也可快速进展性发病。病初包括发热、疲劳、抑郁、纳差、体重下降、关节痛、盗汗、尿色改变和虚弱。其中发热最常见。

 上呼吸道症:大部分患者以上呼吸道病变为首发症状。通常表现是持续地流鼻涕,不断加重。鼻黏膜溃疡和结痂,鼻出血、唾液中带血丝,严重的WG鼻中隔穿孔,鼻骨破坏,出现鞍鼻。咽鼓管的阻塞能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丧失。

下呼吸道症状:肺部受累是WG基本特征之一,约50%的患者在起病时既有肺部表现,总计80%以上的患者将在整个病程中出现肺部病变。胸闷、气短、咳嗽、咯血以及胸膜炎及肺内阴影。约1/3的患者肺部阴影。

肾脏损害:大部分病例有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红、白细胞、管型尿、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是WG的重要死因之一。无肾脏受累者称为局限型韦格纳肉芽肿。

眼受累: 50%以上,其中约15%的患者为首发症状。

皮肤粘膜:多数患者有皮肤粘膜损伤,表现为下肢可触及的紫癜、多形红斑、斑疹、瘀点(斑)、丘疹、皮下结节、坏死性溃疡形成以及浅表皮肤糜烂等。

神经系统:很少有WG患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患者以外周神经病变最常见。

关节病变:在WG中较为常见,发病时约30%的患者有关节病变,全部病程中可有约70%的患者关节受累。

其他:心包炎、心肌炎;腹痛、腹泻以及出血;脾脏坏死、血管炎以及肉芽肿形成;膀胱炎、睾丸炎、附睾炎。

诊断要点

WG的诊断时间平均为5 - 15个月,WG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血清学检查ANCA以及鼻窦和肺脏的CT扫描有助于诊断。上呼吸道、支气管内膜及肾脏活检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病理显示肺及皮肤小血管和类纤维蛋白变性,血管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局灶性坏死性血管炎,上、下呼吸道有坏死性肉芽肿形成,和肾病理为局灶性、节段性、新月体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检测无或很少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沉积。当诊断困难时,必要进可行胸腔镜或开胸活检以提供诊断的病理依据。

目前韦格纳肉芽促的诊断标准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分类标准:⑴鼻或口腔炎症 痛性或无痛性口腔溃疡,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⑵胸片异常 胸片示结节、固定浸润病灶或空洞;⑶尿沉渣异常 镜下血尿(RBC>5/高倍视野)或出现红细胞管型;⑷病理性肉芽肿性炎性改变 动脉壁或动脉周围,或血管(动脉或微动脉)外区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符合2条或2条以上时可诊断为WG。

为了能早期诊断WG,对有以下情况者应反复进行活组织检查: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慢性鼻炎及副鼻窦炎,经检查有粘膜糜烂或肉芽组织增生;眼、口腔粘膜有溃疡、坏死或肉芽肿;肺内有可变性结节状阴影或空洞;皮肤有紫癜、结节、坏死和溃疡等。

鉴别诊断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MPA),Churg-Strauss综合征 (CSS),淋巴瘤样肉芽肿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 syndrome),复发性多软骨炎。

治疗

未经治疗的WG患者90%以上在两年内死亡,死因通常是呼吸衰竭或/和肾功能衰竭。治疗可分为3期,即诱导缓解、维持缓解以及控制复发。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 (CYC) 联合治疗有显著疗效,特别是肾脏受累以及具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其他治疗包括丙种球蛋白、复方新诺明片、生物制剂、血浆置换、透析、外科对症治疗。

预后

WG通过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加CYC联合治疗和严密的随诊,能诱导和维持长期的缓解。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血管炎简介 
血管炎可以分为皮肤细腻血管炎和系统性血管炎,不同类型的血管炎的发病原因不同,相应的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由于诊断错误导致治疗错误,那大家就得不偿失了,所...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