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Kg以下婴儿法洛四联症的手术治疗

    发布时间:2016-01-22   来源:中华康网   

   

   

  早期根治法洛四联症(TOF)的观点已日益被广大术者所接受,从2001年6月至2003年8月,我科共手术治疗10Kg以下婴儿法洛四联症23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12个月,平均(8.61±1.89)个月;体重4.5~10Kg,平均(7.24±1.44)Kg。其中术前有紫绀者21例,有杵状指者18例,有缺氧发作者7例,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者4例。术前经皮氧饱和度0.62~0.91,平均(0.79±0.09);红细胞压积0.38~0.70,平均(0.52±0.08);血红蛋白130~190g/L,平均(161.52±21.50 g/L)。所有患儿术前均经心电图、胸片及心脏彩超确诊,其中3例进行了心导管检查。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孙勇

  手术方法

  全部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手术根治,其中18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5例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术中发现单纯漏斗部狭窄4例,漏斗部伴肺动脉瓣狭窄6例,漏斗部、肺动脉瓣、肺动脉总干及分支均有狭窄12例,左肺动脉缺如1例。McGoon比值0.8~2.4,平均(1.64±0.41),其中小于1.5者8例。主动脉骑跨30~80%,平均(51.09±13.81%)其中大于50%者13例。室间隔缺损(VSD)为嵴下型者21例,干下型2例。23例中合并房间隔缺损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合并永存左上腔2例。

  手术全部经右室流出道纵切口,术中适当切除肥厚的壁束、隔束及右室异常肌束,VSD均采用涤纶补片,5-0 prolene线连续修补。扩大右室流出道(RVOT)及肺动脉均采用自体心包补片,视肺动脉瓣环、肺动脉总干及分支狭窄状况决定是否行跨瓣环补片,本组单纯肺动脉瓣下RVOT加宽6例,跨瓣环补片17例(含4例跨环补片至肺动脉分叉远端)。合并PDA者,转流前心包内结扎;合并ASD者,体外循环下直接缝合,合并永存左上腔者,术中给予单纯阻断。本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67~138min,平均(92.61±16.3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8~99min,平均(62.61±13.64)min。

  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8.7%。2例均为肺动脉及远端发育差,左室发育不良,1例为根治后即发生严重低心排,术后2小时死亡;另一例术后2天死于低心排合并肾功能衰竭。21例生存患儿中发生低心排8例,肾功能衰竭2例,肺部感染2例,心包填塞1例,胸腔积液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讨论

  1.关于手术时机:目前,国外学者多主张TOF在婴儿期即6个月左右行根治手术[1][2],更有人主张在1个月内进行手术[3],国内学者趋向于在1岁左右行根治术[4][5]。随着对婴幼儿TOF病理生理了解的加深,术前诊断、麻醉、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手术技巧的改进以及各种性能优良的婴幼儿专用医疗器械的出现,我们认为手术年龄已不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且早期根治可防止TOF导致的心肌肥厚、侧枝循环增多、肺发育障碍、体格、智力发育迟缓、肾功能损害等的进一步加重。

  2.关于根治术指征:McGoon指数小于1,Nakata指数小于100mm2/m2,行根治手术的危险性明显增高[1],国内有报道[6]左室及肺动脉发育不良可明显增加TOF术后死亡率,因此将肺动脉指数(PAI)>150 mm2/m2,McGoon指数>1.5,左室舒张末期指数(LVEDI)>30 ml/m2仍作为TOF根治术的重要指征。本组两例亦为肺动脉及分支发育严重不良(1例McGoon指数0.7,1例McGoon指数0.9),左室发育差,强行根治后发生严重低心排而死亡。亦有报道术前诊断肺动脉发育差和左室容量小并非绝对手术禁忌[7]。本组McGoon指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法洛四联症的介绍 
1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什么疾病?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法国学者法洛(Etienne-Louis ArthurFallot)1888年从临床病理上...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