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的遗传流行病学

    发布时间:2015-06-15   来源:中华康网   
多年来有关多发性硬化(MS)是否为一种可遗传性疾病以及可能的遗传方式等一些观点仍在反复论证中。但其遗传易感性的背景却越来越受到关注。遗传流行病学往往被认为是证明疾病发病机制的硬指标,应用经典的遗传流行病学方法,第一步就是确定与背景人群比较MS病人的亲属患MS的风险是否增加。

      MS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  MS患者的发病年龄跨度很大,所以考虑年龄的校正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只有加拿大MS诊所网络机构(the Canadian network of multiple sclerosis clinics)提供了这方面的数据。首先,研究包括迄今为止最大型、基于人群和纵向的MS双生子研究,据估计全加拿大约75%的MS双生子患者纳入了该研究,结果表明单卵双生同胞的同病率为(25.3±4.4)%,异卵双生同胞为(5.4±2.8)%,而其他兄弟姊妹的同病几率为(2.9±0.6)%,另外研究提示双胞胎现象本身并不影响MS的患病率,且双生子MS患者携带DR15等位基因的几率也与非双生同胞相同;另外,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同胞的发病风险为1.89%(P=0.006),是否分开抚养基本不影响其发病风险;MS患者继兄弟姊妹与普通人群的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另有一些研究亦得出了一致结论,且研究结果还提示先证者的性别和起病年龄等一系列因素可能均会影响MS易感性的传递。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矫毓娟

      内因和外因的较量  虽然研究发现MS患者的亲属患MS的几率比普通人群增高,但并不能分辨是受相同基因的影响还是由相似的生活环境所致。基于这一点对MS患者养子女、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的同胞以及继兄弟姊妹进行的纵向研究表明,正是部分相同的DNA共享导致了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属有更高的MS患病率。但这并不是否认环境因素对MS易患性和预后的影响,只是环境因素似乎普遍存在,且在人群水平而非家庭微环境中发挥作用。

      父母源性的差异  众所周知,在普通人群中MS患者女性多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S可能存在父母源性效应(parent-of-origin effect),即基因来自父系或母系可能导致疾病的易感性差异。研究表明,遗传物质来自母系可能在MS发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但究竟是何种遗传特质〔如X-连锁遗传、线粒体遗传、基因印记(imprinting)、宫内暴露或者母亲孕期的维生素D水平等〕发挥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推测其可能受多因素影响。

      MS不存在非遗传性传播  至今,遗传流行病学的所有研究均不支持MS能在婴幼儿期或成年期有非遗传性传播。

  总之,限于MS的患病率,如要得到其它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如各年龄段的发病率、终生发病风险等均需要更大的置信区间才能确定。大部分MS流行病学中明显的矛盾似乎都来自于研究资料不足所造成的。故流行病学分析除了能够确证MS具有多基因遗传特点外,到底是哪些具体的遗传因素起作用、以及对发病过程发挥何种具体的影响,尚需更多的证据来解释。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多发性硬化的概述 
多发性硬化是—种特定性地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导致其脱髓鞘的自身免疫病。多发于青壮于男性。 属痿躄。本病与肾、脑关系极为密切。确切的发病机理还不明。医生们相信是...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