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性肺炎是主要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特征和感染病原体决定炎症性质,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1、病变部位:病变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向周围肺组织蔓延,累及所属肺小叶。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渗出物,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使肺组织实变,影响气体交换。
2、病原体: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细菌毒力强,侵入人体后,在肺组织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化脓性改变。
3、病理变化:早期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随着病情发展,炎症向周围肺泡扩散,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和浆液。后期渗出物逐渐被吸收,或机化形成肺肉质变。
4、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症状,痰液多为脓性,因炎症刺激呼吸道,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病变影响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引发呼吸频率加快。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是由于气道内有渗出物,气体通过时产生水泡破裂音。
与大叶性肺炎相比,小叶性肺炎病变范围较小,呈灶状分布,不累及整个肺叶。且小叶性肺炎多为化脓性炎症,而大叶性肺炎在红色肝样变期主要为纤维素性炎症。小叶性肺炎病情相对较轻,但在婴幼儿、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中,也可较为严重。
小叶性肺炎怎么治疗
•根据病原体选用合适抗生素,葡萄球菌感染常用苯唑西林,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肺炎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敏感者,选用青霉素,足量足疗程使用,彻底清除病原体。
•发热是常见症状,体温低于38.5℃,采用温水擦浴,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体温高于38.5℃,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使散热增加,降低体温,缓解发热不适。
•咳嗽、咳痰影响呼吸,使用止咳祛痰药物,部分药物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干咳剧烈者,可适当使用镇咳药,抑制咳嗽中枢,减轻咳嗽症状。
•保证患者充足休息,休息时身体代谢降低,利于恢复。提供营养丰富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橙子、菠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并且适当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