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囊肿。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要点。

    发布时间:2015-01-03   来源:中华康网   

  孤立性骨囊肿、和骨巨细胞瘤在鉴别要点如下:1. 孤立性骨囊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则多见于20―40岁者。两者音均可发生于干骺端,但骨巨细胞瘤可穿越骨骺,骨囊肿一般不破坏骨骺。孤立性骨囊肿一般无症状,常在发生病理性骨折后被发现,骨巨细胞瘤则可有轻度隐痛、肿块,也可发生病理性骨折。汕头市中医院创伤骨科郑志辉
2.X线所见:孤立性骨囊肿表现为干骺端密度减低、边界清楚,可向骨干发展,骨干皮质变薄、膨大,但囊肿内无新骨沉积,可呈多房性特征:可出现病理性骨折,但一般无明显移位。骨巨细脑瘤则侵犯骨端,可达关节软骨下骨,偏心性,一般无骨膜下新骨形成。
3.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骨纤维结构不良诊断要点如下:
1.发病期在儿童阶段,但出现明显症状而就诊住往在青少年期。
2.深在部位可仅有疼痛,表浅部位则可出现畸形。年龄越小症状越重,而畸形常见于面部骨性突起、肋骨及下肢骨。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较高。
3.皮肤色素沉着。色素浅,边界不规则、这种色素斑常见于背部和臀部,且多偏于患侧,一般不超过中线。
4.X线所见:病变多累及骨干和干骺端、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囊状破坏和斑片状骨硬化交织存在:皮质骨可膨胀、变薄,可见病理性骨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囊肿的鉴别: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以纤维组织的大量增殖代替了正常骨组织为特征的骨病,按其病的范围及有无合并内分泌障碍,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赖尔布莱特氏综合征三种。

  骨囊肿原因尚未明确,大多认为与外伤有关,可能由于骨髓腔或松质骨内出血形成局限性血肿,继而其周围的骨质被吸收消失,病变逐渐扩大,于是形成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症状为局限性隆起或肿胀、疼痛、 畸形,病程发展缓慢。骨囊肿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隐痛,呈间歇性,或在运动劳累后酸痛.纤维异常增殖症按其形态及内部骨质改变情况在影像上可分为囊状型、磨玻璃型、虫噬型、丝瓜络型、硬化型,以上五型,同一病例大多呈混合状表现出来,其中又以囊状膨胀性改变最常见。囊状膨胀性改变常表现为长圆型或浅分叶状膨胀性透亮区,边缘清晰,外缘光滑,内缘呈分瓣状。磨玻璃样改变呈半透明状态,骨皮质及髓腔界限消失,或可见粗大骨纹和钙化斑点。虫噬型呈多发的点状溶骨性破坏,边缘锐利如虫噬一样。丝瓜络型是在囊状膨胀的基础上出现,X 线表现为骨体膨胀增粗,皮质变薄,骨小梁常呈纵向分布的粗大骨纹改变。硬化型 X 线表现质密度增高,范围较大。相对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囊肿形态及内部结构较单 一,多呈卵园形,向外膨胀性生长,骨皮变薄,外缘光滑,并有硬化边。内壁无明显骨嵴,囊内可见稀疏纤维条索,囊壁较厚。一般无骨膜反应。

  病理性骨折同是两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当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时,因囊内的液体流出致骨折片向囊腔内移位,这一征象称为“碎片陷落征”。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内部为增生活跃的纤维结缔组织和骨样组织,皆为实性容物,故虽合并骨折也不会出现骨折片向髓腔内陷落的现象。当病变发生在干骺端时,骨囊病灶不跨越骺板,少数累及骨端,但不侵犯关节。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累及干骺端时,常跨越骺板,并在其邻近的干骺端都有相同的 X线表现出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认识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在1940年首次被Jaffe发现,为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来源尚不清楚,可能起始于骨髓内间叶组织。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强侵袭性,对骨质的溶蚀破坏作用大,...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