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2012年11月)

    发布时间:2015-08-22   来源:中华康网   

2012年11月24日

三天前,我们神经外科垂体腺瘤组邀请内分泌科金自孟教授和顾锋教授一起与协和基础医学院蒋澄宇老师、中科院赵毅老师的两个团队共同总结分析了“Cushing(垂体ACTH腺瘤) 病人microRNA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深受鼓舞。

首先由临床医生介绍Cushing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难点,之后由蒋老师和赵老师团队介绍组织标本的监测结果,最后大家又就相关问题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同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详细规划。通过学习和交流,相互之间都学习到很多知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任直

通过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大家证实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可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临床上经常遇到又无法解决的问题;2、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确,目前所有结果都是按照预计的方向发展,新发现数条上调的基因以及数条下调的基因,而且与Cushing患者临床特征密切相关;3、大家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司其职,工作顺畅。其结果用将老师的话说“非常干净,意义很大”;4、到目前为止,所有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查阅文献没有类似报道。5、工作重要,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出更好的工作。

几个月前去台湾参加华夏垂体腺瘤研讨会,会上得知整个台湾一年有两例Cushing 病人,而北京协和医院一年要完成120例左右的Cushing病人的手术。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料,为垂体腺瘤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截止2012年11月,我们共诊治Cushing 患者1100余例,是国内外最大的一组病例。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解除了很多患者的痛苦,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关Cushing 研究,我们同时有五项正在开展的工作:1、2007年前患者资料的总结;2、2007年后患者资料的总结;3、复发患者资料的总结;4、垂体腺瘤和垂体细胞增生之间的关系;5、Cushing 病人microRNA 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好的研究结果为广大患者服务。

顺便解释一下microRNA工作的意义:目前常常是一种疾病用一种或几种固有的模式(治疗方案)治疗,结果是有些患者效果好,有些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存在个体差异(任何治疗都存在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恰当、最有效的治疗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自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临床表观学等技术的基础上,就能实现这个目的。microRNA就是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

衷心感谢蒋老师,赵老师的团队无私支持和帮助!

2012年11月29日

自1978年我们开展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以来,共为6000多例垂体腺瘤病人做过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曾经获得卫生部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但最近两年遇到一个新问题,就是手术以后感染的问题。仅仅是今年就先后完成10例曾经在其他医院手术后遗留手术区域感染患者的治疗,非常困难,风险也很大,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花费也要翻几番,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很大问题。

所以再次呼吁:做什么事都有规矩(术前准备,所需条件、设备,医生经验等等),垂体瘤手术也是一样,要按规矩来。不懂规矩或者不按照规矩来就一定会出问题。大家说呢?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卫生部抗生素使用规定所致,但大家要知道经蝶窦入路手术是二类切口,不在限制范围。希望大家都关注并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切切!

 

2012.11.30.

最近做了一台垂体腺瘤手术,认为有一定意义,愿意和大家分享。

50几岁男病人,因视力视野下降半年于半年前来我院。经检查明确垂体无功能大腺瘤决定手术治疗。有些特殊的地方是鞍区MRI显示蝶鞍轻度扩大,肿瘤“下小上大”,呈倒置的鸭梨型。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但术中发现蝶鞍很小,同时肿瘤质韧,血运丰富,难以刮除。遂切除鞍内部分肿瘤,手术结束。

半年后复查,鞍上部分肿瘤依然存在,第二次行经额下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将鞍膈顶起,质地硬韧,血运丰富。术中仔细分离视神经视交叉以及大脑前动脉等重要神经、血管,并分块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术后视力视野改善,肿瘤切除满意,顺利出院。

体会:对于肿瘤质地硬韧,尤其是“下小上大”者,经蝶窦入路手术时应当适可而止,如果需要可以二次行经额下或翼点入路手术切除。这样即可以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又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垂体腺瘤的介绍 
一:垂体腺瘤的分类:1.功能学分类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据瘤细胞分泌的激素将功能性垂体瘤再进一步分为PRL瘤,GH瘤,ACTH瘤,TSH瘤,LH/F...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