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术后影像学随访检查-----放射性脑损伤

    发布时间:2015-12-11   来源:中华康网   

      脑胶质瘤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全切率低,术后复发率高。术后随访检查对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十分重要。

      放射性脑损伤依照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的早晚分为 3 种类型: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胡永珍

  (1)急性脑损伤: 指在放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临床症状加重;

  (2)早期迟发损伤: 多在放疗后几周至3个月内发生;

  (3)晚期放射性脑损伤: 放疗后 6个月~ 2年发生率最高。

      前2种类型一般为可逆性损伤, 临床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晚期放射性脑损伤,为不可逆性且呈渐进性,最终发展为放射性脑坏死。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及语言、运动障碍,严重者有颅内压增高症状。病理显示受损脑组织变性、软化,白质脱髓鞘改变,血管源性脑水肿,晚期坏死组织液化呈囊性变,周围血管增生扩张,胶质增生。发病机制推测可能是损伤中小血管和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影像诊断方面,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CT 或 MRI 扫描不能有效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二者平均发生时间无明显差别,影像学上均可表现为逐渐增大的强化灶、水肿及占位效应,以及局部坏死、囊变等。二者又可同时发生。一些被认为典型的表现可能为鉴别诊断提供倾向性, 例如广泛“手指”样水肿、“地图”样强化以及缺乏强化, 主要见于放射性脑坏死。此外, 放射性脑坏死经保守治疗后常有明显好转,随访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胶质瘤的定义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分良、恶性。大多缓慢发病,以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等起病,症状逐渐加重。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可以分为星型细胞瘤、少枝细胞...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