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发布时间:2015-11-04   来源:中华康网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J是指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接受疼痛刺激信号后所产生的下腰痛。目前认为系由于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异常,如椎间盘退变(包括髓核的紊乱、纤维环破裂及软骨终板损伤)或释放出某些因子(炎症介质),刺激纤维环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1986年Crock提出“椎间盘内破裂症”(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的概念。临沂市中医院骨科张虎

临床表现为:腰部棘间、髂后、臀后及两侧骶棘肌区域的疼痛,也可表现为前方腹股沟区、大腿前侧、后外侧区疼痛。一般疼痛不超过膝关节,但也有部分病人偶有超过膝关节的疼痛,不能久坐、久站。查体:客观体征少,一般腰部屈伸、旋转等活动受限,但无明显神经损害体征,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多阴性.

诊断:1)持续或间断发作的慢性下腰痛,时间大于6个月.2)临床上以腰痛为主,可伴有腿痛。查体无感觉、运动及反射损害体征.3)X片及CT:可无典型阳性发现或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椎体退行性变等不特异性表现.4)MRI T2加权像上典型单节段低信号改变 (黑间盘)或纤维环后部出现高信号区(HIZ)或Modic改变.5)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阳性 其中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被认为是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金标准。

主要鉴别于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化脓性椎间盘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及退变性滑脱等。

治疗:1. 非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通过一般对症治疗均可缓解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劳逸结合,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等治疗。2.微创治疗:经皮激光气化椎间盘减压(PLDD)技术、椎间盘内层纤维环电热成形术(IDET)、臭氧髓核溶解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MED)、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等。3.手术治疗:对症状反复发作,持续6月以上;经正规保守治疗大于4个月无效;椎间盘造影阳性的可手术治疗  主要手术方法有腰椎融合术(PLIF、PLF、ALIF、TLIF)、棘突间非融合固定技术(wallis、coflex)、人工髓核置换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 
目前国际腰痛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迟早要受到腰痛的困扰。调查显示,在整个人群中有79%~80上的人已发生过腰痛,每年高达50%的处于工作年限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