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粮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15-01-19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禹余粮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涩肠止泻、止崩漏、下血的功能。用于肠滑泻痢、结气、少腹痛、崩中漏下等病症。

来源

又名禹粮石、余粮石。为氢氧化物类之矿物褐铁矿。主含水、三氧化二铁。

产地与分布

主产河南禹县、江苏苏州、镇江,河北等地。此外,浙江、四川、广东亦有分布。

鉴别要点

鉴别禹余粮要点:一是为黄棕色斜方形块状或卵状;二是卵状的摇之有响声,砸破有黄色粉末;三是断面有层叠纹或呈网络状,土腥气,嚼之无沙感。

名典鉴别

①《神农本草经》: “禹余粮,昧甘寒。生池泽及山岛中。”②梁?《名医别录》:“禹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③陶弘景曰:“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佳。近年茅山凿地大得之,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仍紫色靡靡如面,嚼之无复碜,仙经服食用之。”④宋?苏颂曰: “今惟泽州、潞州有之。旧说形如鹅鸭卵,外有壳。今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状,与旧说小异。采无时。”⑤明?《本草蒙筌》:“禹余粮。采从潞州,形如鹅卵。外壳重叠包裹,内黄细末一团。仿佛蒲黄,啮之糁齿。”⑥李时珍曰:“禹余粮乃石中黄粉,生于池泽”。⑦清?《本草从新》:“禹余粮。石中黄粉,生于池泽,无砂者佳。”

快速鉴别

呈不规则斜方形块状、卵状,大小不一,一般在7~20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的覆有棕黄色粉末;卵状的有的摇之有响声,砸开后有黄色褐铁矿粉末,断面显层纹或泥土状,有的具网络状。有土腥气,味淡,嚼之细腻,无沙粒感。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换一换
        巴豆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治疗自身容易出现消化不...
        身体的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风湿痛药酒使用说明以及患上风湿的原因,大家一...
        中医与中华民族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
        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它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