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一瓶液付出多少代价 血管变脆肝肾受累

    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中华康网   
      手机查看

冬季来临,各大医院患者爆棚,尤其是儿科的门急诊,输液室位置常常不够,有的病人只能在大医院看病开药,去离家近的社区医院输液。这其中,很多感冒全身酸痛、腹泻的病人觉得输液好得快,本不需要却主动要求输液。殊不知,看似简单的输液,需要身体付出很多代价。

血管抗议。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轻者有局部不适或轻微疼痛,重者静脉走向出现索状红线,呈硬结状,少数人有血栓形成。常见诱发静脉炎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肿瘤化疗药、高渗透压药物等。血管越细,静脉炎发生的概率越高。下肢因静脉瓣较多且血流速度较慢,容易发生静脉炎,因此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输液。 网络上流行的“常输液让血管里都是玻璃碴”的说法,虽然听起来吓人,但输液确实可能给血管带来一些微粒,它们的来源是注射剂。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如果微粒大小超过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部位细小血管的直径,会蓄积在其中,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等。微粒堵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此外,长期输液还可能让血管变脆。

细菌钻空子。输液过程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针头不达标、穿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都可能让病毒、细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威胁生命。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严格无菌,还会导致交叉感染。 加速过敏。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更大,速度也更快。一般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轻微胸闷,重的过敏反应则会发生来势凶猛的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可致命。

给心肝肾增加负担。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可能让血压升高。尤其在滴速过快的情况下,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的老人大量输液,可能引起心力衰竭、脑溢血。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短时间输入大量葡萄糖,有导致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 药物大多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有的人得了感冒就去医院输液,而且为了方便一天只输一次,把本来应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输入的药量一次性输入了体内,输完后血药浓度很快达到高峰,给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都带来更大压力。

需要提醒的是,是否需要输液,应由医生结合病情检查和抽血化验的相关指标综合判断。当然,在确实需要输液时,也不能因为输液可能带来的这些风险而一味抗拒,因噎废食。

      精彩必读
      餐馆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
      正值春季,是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候,也是疾病容...
      近日,“十三五”医改路线图出炉,将会对中国人...